青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守护“中国湿岛”

时间:2023-06-09 14:56:43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张 蕴


(相关资料图)

“看,黑颈鹤回来了!”5月30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央隆管护站站长马忠山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他的成果——他用巡护终端记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湿地中悠然踱步的场景。

4月起,从祁连山飞往西藏越冬地休养生息近半年的黑颈鹤返回祁连山,开始新一轮的繁殖。

连日来,一场场“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主题教育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深入开展,当地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誉为“中国湿岛”的祁连山,正以“科技支撑、智慧建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雪豹、黑颈鹤、荒漠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频频出镜”,便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新模式,构建智慧感知系统取得成效的直观见证之一。

如今,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已达到8000平方公里,实现了这一区域的“水土气生”全要素监测。

构建全方位动态“智慧网”

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偌大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如何实施动态监测?天空地一体化技术给出了答案。

5月30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高级草原师于红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是指运用多种监测手段,从“天”“空”“地”三域实现对监测目标的多维度监测,同时产生卫星和航拍等空天领域监测影像以及地面调查采集的各类数据,合称天空地一体化大数据。

据介绍,“天”即卫星遥感监测,通过空间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监测国家公园内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反映区域生态系统情况;“空”即无人机监测,在40个标准化管护站配备无人机,建设无人机巡护系统,对地面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巡护和监测;“地”即地面监测,包括红外触发相机监测、智能生态视频监测、物种个体跟踪监测以及多种生态要素监测。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提升了各生态系统保护监测技术,实现了监测科学、高效、精准和快捷的目的。”于红妍说。

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已全面建成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设立监测点226个、植物监测样地98个、动物监测样线37条,累计布设监测设备95套、红外相机1281台、高位云台79套、智能卡口监控系统26套,226台野保相机实现无线传输和自感拍摄。

实现野生动物活动分布“可视化”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分别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县境内、门源县境内再次成功追踪到2只雪豹并原地放归。2只雪豹跟踪个体分别传回有效位点424和683个,初步计算活动面积为65平方公里和114平方公里。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全面推进雪豹物种系统监测研究,连续6年开展雪豹野外监测调查,有序推动雪豹种群分布、个体特征、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共存机制等课题研究。

这仅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以科研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成绩单中的缩影。如今,祁连山国家公园信息化建设成效斐然。

5月29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主任刘德铭向记者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信息化建设工作自2019年11月启动建设以来,为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保护、调查监测等管理决策和准确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推动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实践,该平台按照数据融合汇聚体系、生态智脑中台体系、综合业务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架构分步建设,在国家公园的资源监管、巡护管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文化、资源评估等方面初见成效。”刘德铭说。

于红妍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野生动物在线识别分析体系。建立了基于ResNet的图像识别技术的雪豹智能识别模型,引入了深度残差学习框架,能结合属地环境构建属地识别模型,建立野生动物识别模型的属地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动物识别准确度。”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